首頁 >國際 >

【全球新視野】克勞斯海外資產收購“水土不服” 子公司擬耗資2.47億元裁員能否改善業(yè)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5月24日,克勞斯發(fā)布公告稱, 公司間接持股的全資子公司KraussMaffei Group GmbH(以下簡稱“KM集團”)擬在全球范圍內精簡不超過790個工作崗位,本項目預計將產生約3240萬歐元(約2.47億元人民幣)的遣散費、過渡期安置、自愿離職補償等費用支出。

克勞斯表示,KM集團將充分利用運營成本下降的優(yōu)勢,創(chuàng)新驅動并繼續(xù)深耕橡塑機械行業(yè)領域,持續(xù)提高產品質量和客戶滿意度,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力,實現可持續(xù)和高質量發(fā)展。

公開資料顯示,KM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橡塑機械和系統(tǒng)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其注塑設備產品在高端和大型設備領域長年位于全球品牌前列,擠出設備產品和反應成型設備產品均為全球行業(yè)龍頭。

2018年12月28日,克勞斯以60.62億元的價格收購裝備盧森堡(KM集團為裝備盧森堡下屬最終運營主體)100%股權。但從業(yè)績表現來看,此后克勞斯虧損日漸增多,自2019年起已連虧4年。KM集團的業(yè)績不佳是導致克勞斯業(yè)績虧損逐年擴大的最重要原因。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克勞斯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58億元、-2.30億元、-2.46億元以及-16.18億元。四年間,克勞斯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累計虧損22.52億元。其中,裝備盧森堡(包含KM集團)累計虧損22.29億元,占比高達98.97%。而在今年一季度,克勞斯仍虧損3.38億元。

在克勞斯收購裝備盧森堡后,公司的高額薪酬也受到投資者關注。Wind數據顯示,2017年未收購裝備盧森堡時,克勞斯員工人均薪酬為18.55萬元,自2018年收購裝備盧森堡之后,克勞斯的人均薪酬維持在50萬元上下,作為經營負責人的總經理薪酬更是突破千萬元。2022年,時任公司總經理的Michael Ruf報酬高達1658.23萬元,比同業(yè)績水平公司的總經理薪酬高出許多。

或許是高額薪酬對公司業(yè)績帶來了沉重負擔,在無法有效改善業(yè)績的情況下,克勞斯采取裁員這種“斷臂求生”的方式挽救業(yè)績。公告顯示,KM集團擬實施以組織結構優(yōu)化、組織流程優(yōu)化、工作崗位精簡、降本提質增效為核心的調整計劃和效率計劃項目。擬在全球范圍內精簡不超過790個工作崗位。該等崗位為非生產性業(yè)務部門工作崗位,本項目預計將產生約3240萬歐元(約2.47億元人民幣)的遣散費、過渡期安置、自愿離職補償等費用支出,KM集團將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在2023年度予以計提。

一位不愿具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經理、注冊會計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遣散費、過渡期安置、自愿離職補償等費用支出將造成利潤表中管理費用增加、凈利潤減少,資產負債表中應付職工薪酬增加,所有者權益表中未分配利潤減少,根據公司過往業(yè)績表現來看,上述費用支出將對公司2023年業(yè)績產生一定影響?!?/p>

“就目前的形勢來說,克勞斯收購裝備盧森堡可以說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里面雖然有經濟因素影響,但也與公司在收購標的時考慮不周全有關。因為從公司經營角度來看,海外資產收購面臨的問題更為復雜,除信息溝通和交流的偏差,也存在地域因素影響,一旦不可控事件出現,那么對收購方來說就很容易陷入被動格局?!北本┎┬亲C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首席投資顧問邢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裁員一方面讓企業(yè)形象大受打擊,另一方面也會造成人心浮動。不過就發(fā)展經營而言,裁掉冗員之后,企業(yè)可以輕裝上陣,降低生存成本,在提升團隊凝聚力的同時也有望提高生產效率,使企業(yè)盡快回歸正軌。”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5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