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 >

【七彩云安網絡安全公益視頻】拒絕網絡暴力 堅守指尖文明

在網絡中

總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藏在屏幕后

不現(xiàn)身份 毫無顧忌

在其他人身上

傾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

他們愛批判

愛跟風

愛貼標簽

愛對他人進行“三觀”矯正

一邊津津有味地吃瓜看戲

一邊戾氣滿滿地發(fā)表評論

一人罵之 群起而攻

即使不明真相

但總要推波助瀾

讓難以辨識的真善美和假丑惡

變得更加難以區(qū)分

即便出于正義而惡語相向

但暴力就是暴力

無意傷害也是傷害

面對網絡暴力

有人可以置之不理

有人卻因此沉沒

我們與惡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你相不相信

也許你曾在網絡里

“殺死”過陌生人

文字是有溫度的

可以溫暖一個人

也可以灼傷一個人

但它從來不該是致命的利器

我們無法控制網暴者的用意

但至少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理智

有時候 不人云亦云的下定論

也是一種起碼的善良

拒絕網絡暴力

讓語言與愛同行

近年來,網絡暴力事件時有發(fā)生。2018年,四川德陽女醫(yī)生安某因為泳池的一個摩擦,經過網絡媒體的傳播之后遭到人肉搜索,后因不堪壓力在車內服藥自殺;同年,南京發(fā)生摔死“泰迪狗事件”,網友對當事人童先生進行了人肉搜索、言語威脅,其妻子不堪重壓選擇自殺;2022年1月,天津返鄉(xiāng)女大學生確診新冠后遭網暴,母親無奈跪地求情:“孩子崩潰了,放過她吧······”

這諸多網絡暴力事件表明,現(xiàn)實的網絡空間魚龍混雜,每一個新聞事件的背后,都會聚集一大堆“鍵盤俠”,他們往往不分黑白,愛批判愛跟風,不分青紅皂白地一陣亂噴,文字成了他們傷人的利器,給當事人造以巨大傷害。

早在2020年3月1日正式實施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tài)治理規(guī)定》中就明確,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應當文明健康使用網絡,按照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和用戶協(xié)議約定,切實履行相應義務,在以發(fā)帖、回復、留言、彈幕等形式參與網絡活動時,文明互動,理性表達。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產者、平臺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偽造、流量造假、操縱賬號等違法活動。

2022年1月25日,中央網信辦再發(fā)布通知,決定自25日起開展為期1個月的“清朗·2022年春節(jié)網絡環(huán)境整治”專項行動,重點包括五方面整治任務。其中,集中整治網絡暴力、散播謠言等問題,切實維護網民利益。重點整治借疫情、社會熱點事件等挑動網民對立,進行人肉搜索、辱罵攻擊等網絡暴力行為。

互聯(lián)網不是法外之地,中央網信辦部署此次專項行動,嚴正彰顯了對網絡暴力行為堅決說“不”的鮮明立場和態(tài)度。網絡自有道義,言論亦有邊界。面對錯綜復雜、真假難辨的網絡事件,控制自己的情緒和理智。不人云亦云,不盲目站隊,只有守得住指尖上的文明,才能守住網絡表達的底線。

關鍵詞: 網絡暴力 網絡安全 公益視頻

責任編輯:Rex_01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