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內(nèi) >

云南這個博物館項目入選!“2020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發(fā)布

近日

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發(fā)布了

“2020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

評選結果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chǎn)博物館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基本陳列”入選

全部名單如下

2020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chǎn)博物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基本陳列”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遠古生命與你我同行”大型主題科普論壇

北京自然博物館與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窺探世界級古生物化石寶庫——熱河生物群特展”在寶島臺灣舉辦

內(nèi)蒙古自然博物館“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在內(nèi)蒙古成功舉辦

中國古動物館“《每天一只中國龍:吹響中國恐龍集結號》系列科普活動”

重慶自然博物館《云講自然博物》系列節(jié)目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化石》雜志入選“中國優(yōu)秀科普期刊目錄”

北京微創(chuàng)博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一帶一路探龍記”古生物科考活動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地質博物館“滄桑賀蘭——寧夏地質古生物科普”

上海科技館“遇見古鯨”展示教育項目

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的評選由中國古生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主辦,每年評選一次,目的是為了促進全國古生物科普工作,大力宣傳古生物科普知識,提升地質古生物科學傳播的社會影響力,充分反映古生物科普教育基地在一年內(nèi)所取得的重要工作進展。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chǎn)博物館

都有哪些特點?

一起來看

云南澄江,因水而秀,因石而名。36年前,古生物學家侯先光手中一錘落下,打開了記錄著寒武紀生命大爆發(fā)奧秘的“無字天書”——澄江生物群化石。如今,澄江生物群已發(fā)現(xiàn)了20個門類、280余種的寒武紀珍稀動植物化石,其中80%屬于新種,被國際科學界譽為“古生物圣地”“世界級的化石寶庫”。這些“洪荒印記”詮釋了生命的起源過程,描繪著生物多樣性之美。

2020年8月,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chǎn)博物館正式向公眾開放,打開了大眾與寒武紀生命“對話”的一扇窗。

該博物館以“講述宏大的生命演化故事,突出澄江化石的重要位置”為基本陳列主題,而“全景式”展陳設計則是其突出特點之一。主館展廳分為三層,其中一層主題為“生命大爆發(fā)”,講述澄江化石及其在生命史上的重要地位;二層主題為“生命大演化”,講述地球生命長河中曾經(jīng)存在過的生命遺跡和澄江的地質歷史變遷;三層主題則為“生物多樣性”,展示了由環(huán)球健康與教育基金會捐贈的來自非洲、美洲的標本,以及草原、雨林、極地、濕地等動物生活場景,體現(xiàn)了地球生物的多樣性。此外,博物館還設有環(huán)境保護、生命進化未來猜想等主題的展區(qū),以啟發(fā)參觀者對人類發(fā)展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思考。

在展示方式上,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遺產(chǎn)博物館采用了VR、AR、OLED柔性屏幕等現(xiàn)代光電技術和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同時配合200余個多媒體視頻,讓展陳充滿科技感,為大眾提供了更加有趣的視聽體驗,讓化石“活”起來,把生命演化的故事“講”出來。

此外,為了讓化石擺脫“高冷”形象,澄江還在保護地范圍外,利用化石品牌陸續(xù)建設寒武紀樂園、寒武紀小鎮(zhèn)等文旅項目,這些項目將與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一同打造成為國內(nèi)一流科考體驗、科普研學勝地,推動澄江旅游文化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中國古生物學會官網(wǎng)、新華網(wǎng)客戶端、玉溪市委宣傳部)

關鍵詞: 化石 博物館 澄江

責任編輯:Rex_01

推薦閱讀